


信心比黄金更珍贵
一、热点背景:众所周知,我国经济在近年来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。可令人奇怪的是,虽然现在有一系列政策在鼓励大家消费,但是普通老百姓的消费水平不仅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,反而还呈现出一种下滑的趋势。面对这种情况,不禁要问,究竟是什么原因导普通致老百姓变得越来越“不敢花钱”?原因固然多方面,但是,很关键的一点,就是信心不足,顾虑重重。
二、观点提出:要重拾信心!信心比黄金更珍贵!
(一)信心,任何时候都很重要
2024年全国两会,“信心”反复被提及。
3月5日,领导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,三次提到“信心”——“希望江苏坚定信心、鼓足干劲、勇挑大梁,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”“提振全社会发展信心,党员干部首先要坚定信心、真抓实干”。
政府工作报告也三次提到“信心”,比如“经济回升向好、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,必须增强信心和底气”“坚定信心、开拓进取,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”。
(二)信心为什么这么重要?
因为市场经济很大程度上就是预期经济。
学界的一系列研究表明,良好的预期,是市场主体投融资决策、扩大生产等全部经济活动的核心标的,是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基石。
信之弥坚,行则愈远。
信心不是自说自话,而是对自己的能力有着正确而客观的认知。
它来自我们长期爬坡过坎,一路攻坚克难的点滴积累。
回望走过的路,无论是看得见的风高浪急,还是看不见的暗礁深流,我们总能靠着对时与势的准确判断,对快与缓的精确把握,乘风破浪,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挑战。
过去的一年,在“多重困难挑战交织叠加”的背景下,我们仍然走出了GDP增长5.2%的复苏曲线,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。
(三)我们的信心从哪里来?
只有经历过大风大浪,才有充足的底气说:我们对未来满怀信心。
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,地区热点问题频发,外部环境的复杂性、严峻性、不确定性上升——这是现实困难。
但我国拥有显著的制度优势、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、产业体系完备的供给优势、高素质劳动者众多的人才优势,科技创新能力在持续提升,新产业、新模式、新动能在加快壮大,发展的内生动力在不断积聚——这是潜在优势。
(四)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相依
只要我们细读政府工作报告,就能读出何谓字字千钧,何谓一纸抵万金。
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,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%左右。
5%左右的目标在世界舞台上不算低。有专家称,“5%左右”释放了稳增长的积极信号,有助于增强市场预期。
当然,按国家发改委主任ZSJ的说法,实现这个目标,还需要“奋力一跳”。
(五)夜色难免黑凉,前行必有曙光
在爬坡闯关之时,波动和曲折在所难免,但我们必须看到,任何暗礁险滩,终无法阻挡奔腾向前的大江大河。
众所周知,爬山或者跑马拉松等持续周期较长的运动,后半程考验的往往不仅是技巧和体能,还有耐力。
而所谓的耐力,是对终点的渴望、对抵达的执着、对自己的信心,挪动双腿的不只是酸疼的肌肉,更是如磐的信念。
只有我们坚定信心、开拓进取,才能战胜困难挑战,把握发展机遇,“中国号”巨轮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行稳致远。
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,下一个中国也必是更美丽的中国。